“十三五”时期,我市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整体向好、研发投入逐步加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的29家迅速增长到目前的132家,增幅达355%。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现代农牧业等产业技术领域,并于2017年实现了全市各旗区全面覆盖。据初步统计,2020年,全市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7.1亿元,营业收入1276.8亿元、净利润84.2亿元、上缴税费总额85.0亿元、出口总额19.5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64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33家,超50亿元的有6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4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61324人,其中科技活动人员10789人。申请专利939件,其中发明专利248件;专利授权达990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拥有有效专利2992件,其中发明专利312件;拥有注册商标1114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做出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战略部署。
“十三五”以来,相继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通过遴选储备、精准服务、奖励补助、政策倾斜、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市科技局作为管理服务部门,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具体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建立培育储备制度,遴选有基础、有潜力的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开展专题辅导培训和点对点精准服务;通过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选派特聘科技专家、实施知识产权托管工程等措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二是落实各项涉企科技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发展活力。2017-2020年,我市通过兑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累计下达市本级科技奖补资金达1.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申报认定、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平台、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奖励,获得奖补资金近9000万元,占到市本级科技奖补资金的近一半。2019-2021年,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自治区支持的科研经费奖励达2500万元。同时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和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经询税务部门,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7.58亿元,2019年全市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达1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引领全市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促进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抓高新技术企业就抓住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牛鼻子”。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关于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落实各项涉企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促进全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增创我市创新驱动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