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08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9-25 15:40:00       作者: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鄂建提复字〔2024〕372号 

范春慧委员:

  您的《加强萨拉乌苏遗址保护利用,加快建成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文物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契机,积极推动萨拉乌苏遗址融入黄河文化公园建设体系,开发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萨拉乌苏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纳入市对旗(区)考评内容、纳入各级政府整体工作安排,有效落实地方政府文物保护主体责任。相继出台了《鄂尔多斯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鄂府发〔2021〕305号),推动旗区建立了文物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人负责制”模式,构建起文物保护的组织体系。为加强萨拉乌苏遗址的保护利用,2017年设立了乌审旗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聘用31名(包括萨拉乌苏遗址5名)文物保护管理员,不断健全配强遗址保护专业力量,切实解决文物保护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今年3月份,印发《中共乌审旗委办公室 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乌审旗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乌党办字〔2024〕7号),成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萨拉乌苏遗址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各项工作。

  二、科学规划建设遗址公园方面。持续实施遗址保护工程。2019年以来,先后拨付萨拉乌苏遗址考古体验棚及木栈道建设工程和王氏水牛发现地展示棚建设项目、萨拉乌苏遗址(乌审旗段)安防工程等保护经费1891万元。连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连续4年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出土重要化石标本,并重新确认了1923年法国学者发掘出土旧石器的原始位置,为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科学研究基础。积极推进公园建设,2023年至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专项工作组先后5次赴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自治区文物局对接汇报工作,专项沟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及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等相关工作。

  三、注重成果转化利用方面。不断加强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宣传利用工作,提升萨拉乌苏河套人品牌影响力。在2019年召开“河套人”发现95周年国际论坛的基础上,2023年再次由市人民政府主办了主题为“探寻文明根脉 增强历史自觉 筑牢自信根基”的“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考古领域科研院所、高校和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外考古领域科研机构、高校的1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进一步拓展了遗址的国际知名度和河套文化的学术影响力。筹办论坛期间,建成了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和河套人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分别与河套人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建立“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萨拉乌苏工作站”“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博士工作站”,充分加强了遗址的保护研究力量,擦亮萨拉乌苏河套人品牌。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用于萨拉乌苏遗址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萨拉乌苏遗址立法保护条例出台,为遗址保护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专业的考古、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人才,持续推动萨拉乌苏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12日

  (联系人:邵立波;联系电话:0477-8589952)

转摘声明: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