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人口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托育服务看似家庭的“小烦恼”,实则是社会的“大课题”。暖城鄂尔多斯以“萌宝驿站”为支点,将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蓝图转化为民生实践的温暖注脚,用精细化服务破解“带娃难”,在细微处彰显基层治理智慧,为“幼有善育”写下生动注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务院明确提出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鄂尔多斯将托育服务与“五个友好”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康巴什区以先行者姿态破局,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创新模式,现已建成19家托育机构,提供与幼儿年龄相符的保育和早期教育服务,打造0—3岁婴幼儿的成长乐园,让“便利托”“托得好”成为现实。
最近,康巴什区又新添一个“萌宝驿站”——格德热格“萌宝驿站”,作为康巴什区早教中心管理的第二所社区托育点,这里秉承“一心一意为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守护童心,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理念,室内精心设计细节更是“托得好”的缩影——圆弧家具消除风险,防夹手门呵护安全,软垫软包增添舒适……这些看似琐碎的安排,恰是“以一米高度看世界”理念的具象化表达,让国家政策在转角处可见、可感。
作为准格尔旗首个“萌宝驿站”,蓝天街道的“萌宝驿站”经过开放运营后,已为300余个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东胜区兴胜街道新园社区驿站通过“亲子课堂”“成长档案”等服务,让托育从“看护”升级为“教育”。值得关注的是康巴什区神华康城社区“医育结合”新模式:社区卫生机构定期开展发育评估,专业保育员与儿科医生联动介入,形成“养教医”协同闭环。鄂尔多斯各地这种资源整合既破解了家庭育儿的知识盲区,又以“小切口”激活了基层公共服务效能。
在鄂尔多斯,“萌宝驿站”不仅是育儿场所,更成为重构家庭生活的重要支点。年轻父母得以从“带娃焦虑”中抽身,重返职场;祖辈照料者通过驿站“家长课堂”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孩子们在感统训练、益智游戏中获得专业启蒙。一组数据折射出改变:2024年全市建成20个“萌宝驿站”,新增托位数635个,目前全市每千人拥有托位数达4.86个,超过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获批“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的背后,是众多家庭重拾的工作生活平衡。正如杭锦旗第七幼儿园“萌宝驿站”的保育理念:“每个微笑都值得守护”。当一座城市愿为孩子的成长细节倾注心力,便真正读懂了“民生无小事”的深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鄂尔多斯“萌宝驿站”的探索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实践。它证明:民生工程既要“致广大”的格局,更需“尽精微”的匠心。从政策设计到社区落地,从硬件安全到服务升级,鄂尔多斯以托育“小杠杆”撬动民生“大幸福”,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基层范本。期待,这样的温暖实践在暖城遍地开花,让“幼有善育”成为新时代暖城的幸福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