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林果产业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4-23 09:35:00      作者:王丽曼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在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的杏树实验种植基地,技术员李二平正带领团队对20余个新引进的杏树品种进行精细化剪枝。“这些与北京林科院合作选育的品种已进入关键试验阶段,通过嫁接改良进一步优化性状。”李二平笑着说。
  作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自2007年启动“211”林果振兴工程,构建“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在准格尔旗打造形成2000亩育苗基地、1万亩杏林博览园和100万亩原料基地的立体格局。通过订单农业、技术扶持等创新机制,该企业将山杏示范基地转化为“第一生产车间”,带动万余户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我们始终坚持将原料端建设与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同步推进,通过品种改良和科学管护,让百万亩杏林成为生态屏障与富民基地的双重载体。”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战先表示。
  在沙圪堵镇福路村的果树种植基地,内蒙古果计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抢抓农时进行剪枝补植,2023年建成的500亩标准化果园已进入初果期。内蒙古果计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文科说:“我们从有机肥施用、生物防治到全过程质量追溯,严格把控每个环节,构建‘从枝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
  近年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创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在准格尔旗已形成沙棘93万亩、山杏90万亩的生态经济林海,苹果、梨、桃等特色经济林超6万亩,打造错季供应、多元互补的产业矩阵;依托科技赋能,林果资源转化为杏仁露、沙棘汁、海果酒等10余类高附加值产品,构建起“林上结果、林中旅游、林下经济”的立体产业链;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订金”的“三金”联农机制,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