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互动>在线访谈>往期回顾
警民携手共防诈 守护百姓“钱袋子”
---访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长 杨忠亮
发布时间:2024-12-02 15:30:00      作者:杨忠亮      来源:鄂尔多斯市公安局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主持人: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层出不穷,诈骗手段花样百出。近年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长期处于高发态势,对社会治安造成了巨大危害,反诈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切身生活。全市公安机关全面提升打防质效,形成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高压态势,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2024年,我市如何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又有哪些具体举措?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支队长杨忠亮,就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行解读。杨支队,欢迎您!

  杨忠亮: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2024年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工作。

  主持人:现在广大群众从各类媒体、宣传语等方面了解到了一些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相关情况,但是有些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了解的还不是非常深入,那么,请您给我们讲一讲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当前社会主要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有哪些?

  杨忠亮: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不断变换,从前几年的假冒领导、亲戚、朋友,谎称“出车祸”、“被绑架”、假冒企业单位,冒充执法机关,谎称“涉嫌洗钱”、“银行卡透支”,到当今的网络贷款、杀猪盘、刷单类等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威胁、恐吓。犯罪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步步设套。据统计,目前共有19大类、43小类诈骗手法,骗术花样翻新频率很高,令人防不胜防。

  从近年来发案情况情况来看,当前社会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多发高发诈骗类型;刷单类诈骗;冒充领导、熟人、“公检法”诈骗;贷款类诈骗;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当然了,还有各种组合套用方式,花样百出、屈出不穷。重点易受骗人群包括:家庭主妇、有贷款需求的群体、经常从不同平台网购人群、单身的中青年女性、学生家长及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

  主持人:杨支队,请您为广大群众介绍一下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危害性?

  杨忠亮: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很大,它区别于传统的诈骗,诈骗手段更加隐蔽,诈骗金额更大,受害者在遭受到经济损失的同时,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会牵连到亲朋好友,严重影响了家庭和谐和亲情友情,受害人遭受的损失有经济上的,更有心理上的。很多群众的看病钱、养老钱、上学钱被席卷一空,因骗致贫、因骗返贫,导致破产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主持人:杨支队,我们知道市公安局始终保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凌厉攻势,我们想了解一下,2024年公安机关在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质效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杨忠亮:市公安局去年以资源整合、服务实战为出发点,打造了市、区共建反诈中心一体化运作战略支撑平台,按照“全市统筹、市局主研、旗区主战”的总体部署,统筹全市侦查打击、预警防范工作。2024年1—11月份,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9人。同时我们联合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大力开展行业整治,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督促行业严格落实各项监督要求,强化联防联治,倒逼行业自觉开展源头治理工作。全市共打处“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546人,惩戒人员801人。

  在这里正告所有企图在鄂尔多斯开户实施两卡违法犯罪的人员悬崖勒马,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主持人: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是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电话、网络进行犯罪,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组织呈职业化、团体化发展,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我们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方面有哪些举措?

  我们建立健全“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反诈新格局,注重群防群治,成立了全市反诈联盟宣讲团、高校反诈联盟,针对财务人员、学生及家长、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开展精准宣防,唤醒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1支宣讲队伍,有不同警种,不同行业的宣讲员300余名,发展学校、社区、厂矿、企业等各类宣讲反诈志愿者两千余人。今年,反诈宣讲团现场宣讲300余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

  在这里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反诈中心电话是96110,这是全国反诈唯一官方电话。如果有+xx 96110等有前缀的96110电话打来,一定是诈骗电话,公安机关反诈热线96110无任何前缀。如果您接到96110电话,一定要注意接听。如果您日常接到了陌生电话,无法判断是否是诈骗,或者自认为在网络上的某些操作行为可能被骗,可致电96110或者通过24小时警局进行咨询。但如果您不幸被骗,还是要拨打“110”或直接前往属地刑侦大队进行报案处理。

  主持人: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更好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呢?

  杨忠亮:首先一定要从思想上明白反电信网络诈骗是个人生课题,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傻才被骗。在宣传过程中很多群众都抱有“骗我没那么容易,我不会被骗”的心理,造成了很多民警劝阻不听,骗子甜言蜜语偏信的局面。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是利用受害人贪图便宜,想着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

  目前主流的诈骗类型,我们高度概括为冒充身份类诈骗和网络收益类诈骗。冒充身份类主要包括冒充公检法类、冒充电商客服退款类、QQ冒充身分类诈骗;网络收益类诈骗主要包括贷款类、刷单类、杀猪盘类及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冒充身份类诈骗的识别要点主要是核实,对对方的来电号码,对对方的身份一定要进行多方核实,如果对方自称某某客服,一定要通过官方的渠道进行核实,如果对方自称亲友,一定要通过面见、视频、电话的方式进行身份核实;要注意区分利用AI技术合成类的诈骗。如果对方自称公检法等政府、司法机关,一定要通过官方的电话进行核实。网络收益类的诈骗的防骗要点:一是贷款一定要通过银行或正规的信贷机构进行,网络上的无抵押、低利率的贷款信息绝大部分都是诈骗;二是要谨记一切网络刷单都是诈骗,遇到可以刷单兼职挣外快的一律不要理会;三是如果对方提供的投资理财APP无法通过苹果、华为、小米等官方应用商城下载的,一律是诈骗;高回报、低风险的网络投资理财也一律是诈骗。

  这里要给大家特别提醒的是,随着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追赃挽损的手段越来越多样,时效性越来越强,诈骗分子转移涉诈资金越来越困难,他们随即盯上了黄金、烟酒、加油卡甚至现金这些拥有较强流通属性的物品。近两个月来,我市发生多起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电信网络诈骗案。诈骗分子先通过各种手段对受害人实施诈骗,再此过程中编造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使用快递或网约车托运的方式将现金、黄金等货物送到指定地点。新型手法让人防不胜防。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陌生资金往来,网上陌生人不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使用自有资金取现、购买黄金或其他贵重物品,并要求使用网约车派送,邮寄至指定地点或者派人上门来取得,都是诈骗,请大家注意甄别,切勿在遭受资金损失同时还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主持人:一些群众发现被骗后不知所措,那么一旦发现被诈骗后该怎么办?

  这里建议大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APP,这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它具备“反诈预警、身份验证、APP自查、风险预警”等核心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被骗的可能性。我们下载了APP后,一定要注册登录账号,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要开启手机权限及APP内的诈骗预警功能,就可以实时防护了。

  如果还是不幸被骗,切莫惊慌失措,保持冷静,梳理犯罪分子一切联系方式,整理被骗材料,拨打110报警或向派出所报案。被骗的材料包括:电话(所有的联系电话,短信、手机、座机)、QQ号码、微信号码、其他社交工具号码

  材料包括:1.犯罪分子的账号,包括银行卡号、对公账号、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其他第三方支付账号; 2.转账记录(手机、ATM机)、转账截图(微信、网银、支付宝);3.聊天记录。制作笔录以及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是警方开展侦查工作的重要依据,案件破获后,这些证据也会对犯罪嫌疑人量刑以及追缴赃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杨支队接受我们的访谈,通过今天的介绍,我们了解了2024年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拳头机关,我们相信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将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杨忠亮: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市民朋友的关注!借此机会,我代表鄂尔多斯市公安局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公安反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平安鄂尔多斯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牢记使命职责、强化实干担当,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决心、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持续不断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严打攻势,不断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各项工作取得新战果、开创新局面。

  主持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仅是公安机关的事,还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各界人士的相互配合,只有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严打严防犯罪的工作合力,全面构建严密的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网络安全体系,才能有效地防治和杜绝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好的,本期节目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杨忠亮:再见!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